電子煙及加熱菸的真相,絢麗包裝下的迷幻陷阱

2025 年世界無菸日主題為「戳破誘惑:揭露菸草與尼古丁產品行銷策略」,當今公共衛生最大威脅為菸草或尼古丁產品,菸品使用為許多國家第一死因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希望透過揭發菸商的行銷伎倆,降低青少年及年輕族群使用菸草或尼古丁產品的比率。
衛生福利部「菸害防制法」自 2023 年 3 月 22 日修正施行,將電子煙歸類於類菸品全面禁止、加熱菸列為指定菸品嚴加管理。

菸商常見的行銷伎倆包括:
👉加味菸:菸品或電子煙煙油中添加薄荷、糖果、水果口味等,吸引青少年及年輕人使用。
👉酷炫裝置:電子煙外觀仿造玩具或糖果等造型,吸引青少年及年輕人使用。
👉置入行銷:透過網路行銷、網紅置入或各類活動贊助,吸引青少年及年輕人使用。

加熱菸菸霧含有下列多種有毒物質:
👉尼古丁(nicotine):高度成癮物質,危害大腦
👉一氧化碳(carbon monoxide):危害心血管系統(心臟與血管)、神經系統與呼吸道(鼻腔至肺臟)
👉致癌物 : 如甲醛 (formaldehyde) 、乙醛 (acetaldehyde) 、亞硝胺(nitrosamine)、焦油(tar)
👉丙烯醛(acrolein):多用來除草,易引起不可逆轉的肺損傷
👉丙二醇(propylene glycol):用於製造油漆溶劑與人造煙霧等
👉重金屬(heavy metals):如鎘(cadmium)等
👉苯(benzene):在汽車廢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
👉可吸入肺部深處的懸浮微粒:如 PM2.5

上傳圖片